![](http://a.nync.com/.jpg!40)
![](http://img.nync.com/u/2023/07/12/ae715248_l.jpg)
商丘市域交通网络骨架 以商丘中心城区为重要枢纽,建成“三环九放射”的市域交通网络骨架, 其中“三环”,是
打开凤凰新闻,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市域交通网络骨架
以商丘中心城区为重要枢纽,建成“三环九放射”的市域交通网络骨架,
其中“三环”,是指商丘中心城区的快速物流环、商丘中心城区高速环以及连接民权、睢县、柘城、宁陵、永城、夏邑、虞城组团之间的市域公路环;
“九放射”是指以中心城区为中心向九个方向辐射的复合型交通走廊,包括商丘-睢县、商丘-民权、商丘-曹县、商丘-单县、商丘-徐州、商丘-夏邑-永城、商丘-亳州、商丘-鹿邑、商丘-柘城快速通道。
九条放射的复合型交通走廊由铁路、高速公路、国省道等交通设施构成:
商丘-睢县快速通道由邢商永铁路、商登高速、G343等交通设施构成;
商丘-民权快速通道由郑徐高铁、郑开商城际铁路、陇海铁路、连霍高速、G310等交通设施构成;
商丘-曹县快速通道由京雄商高铁、京九铁路、济广高速、S209等交通设施构成;
商丘-单县快速通道由南商济铁路、商济高速、G105等交通设施构成;
商丘-徐州快速通道由郑徐高铁、陇海铁路、商砀高速、G310等交通设施构成;
商丘-夏邑-永城快速通道由邢商永铁路、连霍高速、G343、S317等交通设施构成;
商丘-亳州快速通道由商合杭高铁、京九铁路、G105等交通设施构成;
商丘-鹿邑快速通道由S209等交通设施构成;
商丘至柘城快速通道由南商济铁路、商周高速、S207、S206等交通设施构成。
米字铁路
强化商丘铁路枢纽作为国家铁路网重要枢纽的地位,形成“一带一路”战略走廊上的重要客货运中转和公铁空转运节点。
商丘市域铁路系统以高速铁路和城际铁路为主干,普通铁路为补充。
郑徐高铁和京雄商高铁、商合杭高铁,形成“十字形”高铁网络;
新建郑开商城际铁路,自郑州机场,经民权、宁陵、商丘机场至商丘商合杭高铁新区站。
新建南商济客货运铁路、禹亳货运铁路、邢商永货运铁路,与原有的京九铁路、陇海铁路共同构成“米字型”普通铁路客货运网络。
完善市域铁路客运枢纽站点布局,提高城市综合交通服务能力。
在现有陇海铁路商丘站的基础上,结合郑徐高铁、京雄商高铁形成“三站合一”的商丘站;
在中心城区东南部,结合商合杭高铁、郑开商城际铁路建设商合杭高铁新区站;
现状商丘南站经停京九铁路和南商济客货运铁路;
郑开商城际铁路新建宁陵站和商丘机场站,宁陵站按客货运共用站控制;
邢商永铁路新建夏邑南站、宁陵南站和睢县站;
三洋铁路禹亳段与邢商永铁路在新建的永城站共站;
南商济铁路新建柘城客货运站。
在商丘中心城区的西北郊李梅楼村规划服务郑徐和京雄商高铁的动车运用所。
合理布局铁路货运枢纽,打造便捷完善的铁路物流系统。
京九铁路提升商丘南站的铁路货运站点运输能力,保留伊尹站、木兰站,增强市域南北向铁路货运运输能力;
陇海铁路新建陇海铁路货运站,保留民权站、宁陵站、孔集站、谢集站、虞城站、夏邑站的货运功能和等级;
三洋铁路禹亳段新建水铁联运的安平站。
高速公路
商丘市域公路系统以高速公路为骨架,国省干道为补充。规划形成“四纵五横”的高速公路系统,
“四纵”为阳新高速(S39)、商济-商周高速(S60)、济广高速(G35)、济祁高速(G3W);
“五横”为商砀高速、连霍高速(G30)、郑民高速(S82)、商登高速(S60)、永登高速(G1516)。
规划期末实现每个县市有两条及以上高速公路通达。
国道省道
规划形成“六纵四横一环”的一级公路网。
“六纵”为
G202延伸线、省道S207、国道G105、省道S206、省道S209、国道G327—G343;
“四横”为国道G310、国道G343、省道S317、国道G311;
“一环”为
由国道G310、国道G105和国道G343绕中心城区围合的一级公路环线,即中心城区物流快速环路。
规划形成“八纵七横”的二级公路网。
“八纵”由东向西分别为:
省道S201、省道S202、省道S208、省道S211、省道S312、省道S213、省道S214、省道S216;
“七横”由南向北分别为:
省道S326、省道S319、省道S316、省道S317、省道S207、省道S314、省道S309。
农村公路
推进农村路网连线建设,完成农村公路提升改造,扩大农村公路覆盖面,全面完善乡村通达、通畅工程。
到规划期末,所有乡镇通三级及以上公路,所有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硬化路、通客车、通邮政,城乡群众出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得到明显的提升。
公路交通设施
依托以商丘为中心的高等级公路辐射网络,强化商丘公路客货运枢纽中心地位。积极推进市域公路客运场站建设,
中心城区设4个一级公路客运站,包括
商丘中心汽车站、商合杭客运站、商丘旅游客运站、商丘长途客运站;
7个二级公路客运站,包括
汽车客运北站、梁园客运站、汽车客运西站、汽车客运南站、汽车客运东站、商丘北站汽车站、商都大道汽车站。
新建两个公路货运站,商丘公路货运站和公路物流货运站;
宁陵、虞城各设2个一级客运站;
各县城设2个公路客运站,各重点镇设置1个公路客运站,达到二级公路客运站标准;
各建制镇和乡集镇应设1个公路客运站,达到三级公路客运站标准。
航空
充分依托空港资源,发展临空产业,提升航空枢纽综合服务水平。
新建商丘观堂机场,近期按4C支线机场标准建设,远期达到4D标准。依据《民用机场管理条例》,机场净空保护区严格执行相应的管制措施。
谋求商丘机场与郑州航空港的联动发展,成为豫东地区重要的支线机场。围绕商丘机场,发展综合交通枢纽,打造空港经济区。
新建永城通用机场、民权通用机场,鼓励市域内其余县市建设通用机场,促进市域航空产业发展。
水运
积极发展多元联运枢纽,实现铁路、公路、河港多方式联运,提高枢纽辐射能力和集疏运效率。
推进沱浍河、涡河航运工程建设。建设沱浍河4级航道,通航能力达到500吨级船舶,设置商丘、虞城、夏邑三个港区;建设涡河4级航道,设置柘城港区;适时启动惠济河航运工程研究工作。
物流设施规划
加快建设国际物流、产业物流、区域分拨配送物流节点设施,构建以豫东综合物流产业集聚区为龙头、十个产业集聚区专业物流园区为平台、多个区域性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为支撑的“一核十园多节点”物流业发展格局,打造豫鲁苏皖四省接合部最大的商贸物流中心、物流信息中心和全国知名的农产品交易中心。
1、国际物流
加快完善虞城商丘保税物流中心,新建商丘空港和永城保税物流中心,同时积极申报和谋划建设商丘综合保税区;推进商丘内陆港建设,建成腹地型枢纽港,中远期依托商丘机场谋划打造航空货运枢纽。依托商丘铁流口岸,预留区域性物流设施用地。
2、产业物流
在物流产业片区物流园打造集新能源车原材料、零部件展示交易和物流功能一体的交易物流中心;在物流产业片区物流园打造依托农产品交易市场的冷链物流中心,在宁陵、虞城打造满足生产企业需求的冷链物流中心;在梁园区和柘城打造公共服务型医药物流中心;在宁陵建设铁路(化肥)物流园区;在永城和夏邑等粮食大县,集中打造粮食和面粉物流中心;在民权打造集制冷设备原材料、零部件展示交易和物流功能于一体的交易物流中心。
3、区域分拨配送物流
依托大型专业市场群和重点专业市场,配套建设物流中心;在物流产业园区打造5-10个消费品单品物流配送中心;在中心城区和各县打造具有各区县特色的电商产业园,发展电商物流业。
中心城区交通规划
构建高速公路环线、国省道干线公路环线两大疏解环路,引导疏解城市对外、过境交通,实现内外交通分离。
依托商丘高铁站枢纽、商丘机场等重大区域性交通设施,建设商丘区域交通枢纽,提升在国家、区域交通网络体系的地位。
规划形成城市快速路、城市主干路、城市次干路和城市支路四级道路结构体系,形成方格路网为主的网络格局。